2025-07-16 22:07:55
港股市场观察:困境与机遇并存,拨云见日仍需时日
尊嘉富投
一、港股当前处境:估值低迷,信心仍弱
港股市场自2021年高点回落以来,持续震荡下行。截至2025年中,恒生指数仍处于相对低位,在17,000点附近徘徊,较2018年高位跌幅超过40%。主要压力来自以下几方面:
- 内地经济复苏力度不及预期:尽管中国经济有所回暖,但内需恢复缓慢、地产行业风险未完全出清,持续压制投资者对中资股的信心。
- 中美关系及地缘政治风险:科技出口管制、投资限制等政策不确定性,使得中概科技股波动加剧,削弱了港股科技板块的吸引力。
- 资金外流与港元汇率压力:美元长期处于高利率水平,全球资金偏好美债等低风险资产,港股流动性持续承压。
二、估值优势显现,长期资金开始布局
虽然市场整体情绪较弱,但港股市场的估值优势逐渐凸显。以恒生指数为例,目前市盈率(PE)在9倍左右,远低于历史均值,部分优质蓝筹股的股息率超过6%,吸引了包括中东主权基金、保险机构等长线资金关注。
- 科技板块:阿里巴巴、腾讯、美团等龙头股虽仍面临监管不确定性,但基本面正在逐步稳定。市场逐步消化负面因素后,其估值修复潜力较大。
- 国企蓝筹与高息股:如中国移动、中石油等防御性较强的公司,在当前高利率与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,成为机构资金配置的重要方向。
三、短期催化剂仍需观望,复苏节奏或非线性
未来港股能否实现持续反弹,仍需观察几大关键因素:
- 政策信号的明朗化:包括内地房地产市场是否进一步托底、对平台经济支持力度等。
- 人民币汇率企稳与资本流入迹象:稳定的汇率环境有助于提升港股吸引力。
- 全球流动性拐点:一旦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,或将引发新兴市场资金回流,对港股形成实质性利好。
四、结语:港股不是“价值陷阱”,而是“等待催化的价值洼地”
当前港股市场虽处低位,但这并不等同于“价值陷阱”。在悲观预期集中释放后,港股中蕴藏着大量被错杀的优质资产。对于具有中长期视野的投资者而言,现在或正是低位布局的时机。
但必须强调,港股的复苏不会一蹴而就,情绪修复需要时间,政策托底与基本面改善需同步发力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,适度增配港股、拥抱高股息与行业龙头,或将为未来1-2年的投资回报奠定基础。